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发挥计量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6月批准依托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主体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以下简称“国碳中心”)。该中心落户广州市南沙区,目前已建成首批实验室,重点开展碳计量重大问题攻关,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和支撑能力建设,强化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提升碳计量人才能力水平,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碳计量公共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是粤港澳合作新载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继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后,2023年12月南沙开发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产业园区。为积极推动南沙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建设工作,提升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治理能力,推动开发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碳中心依托南沙实验室,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合作开展了“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监测项目”,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一、精准评估,绘制碳排放地图
国碳中心通过评估分析开发区温室气体排放底数,对其常规温室气体清单进行时间、空间再分配,建立了网格化、动态化的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清单,梳理出开发区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了开发区碳排放基础水平和重点排放区域,为南沙分局精准高效地制定减污降碳政策及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这就好比为开发区绘制了一幅详细的碳排放地图,让碳排放的来源一目了然,为后续的减污降碳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科技赋能,精准定位污染源
国碳中心在开发区内选取数个重点排放区域,分别利用小区域反演技术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对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和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精细化测量,实现了对重点区域内无组织排放源的精准追溯定位和量化,提升了南沙分局对无组织排放的监管效能,为高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给监管人员装上“顺风耳”和“千里眼”,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污染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三、数据支撑,动态掌握碳变化
国碳中心同步开展开发区高时空分辨动态碳通量反演工作,通过在开发区范围内建立高精度的碳监测高塔站点,结合精准碳监测反演系统,获取了开发区高精度动态网格化的碳源汇信息,实现了开发区碳排放清单的验证和修正,深入分析评估了开发区的温室气体浓度和碳通量时空变化特征,为后续南沙分局定量评估开发区减污降碳工作成效提供了数据支撑。这些数据就像是一个动态的“碳账本”,实时记录着开发区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助力减污降碳工作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接下来,国碳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开发区碳监测工作,通过精准测量、溯源技术研究及碳通量反演等手段,积极探索具有南沙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全面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落地,同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在全省推广碳监测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中心董平 供稿)